一号站测速登_孩子叛逆,有治吗?

孩子特别拧,特别叛逆,有治吗?其实你无需找什么灵丹妙药,你只要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,并适当回应,许多问题就都不成问题了。

一说“叛逆”,很多家长都头痛不已,最烦孩子顶嘴、翻天、不省心,每到无计可施时,都想从我这找些“速效救心丸”来“治治”孩子。

其实,教育这件事,从来没有万应灵药或者武林秘笈。所有“养成系”的问题都要用“养成系”的方式解决,只要家长自己先学会放松,让内心柔软起来,看见自己,看见孩子,看清情形。你的身上就藏着你所需要的所有“药”。

叛逆是个什么鬼?

叛逆是青春期的专利吗?非也。

我的儿子果果,今年快六岁了。从两三岁起,就已经各种叛逆了,一言不合满地打滚,一不如意随时哭闹……我的内心曾非常焦虑,无数的纠结长满了我的眉头。万般愁闷后,我走上了一条自我成长的道路,从“如何说孩子才会听”、“正面管教”到“蒙台梭利”……

渐渐地我发现,各种方法的背后,是惊人一致的理念。如果你把这一切只当“工具”用,只能发现“工具”不管用,自己“白学了”。但如果通过学习技巧,领会理念,让自己的心柔软下来,你会明白发生了什么,并真正“看见”孩子,把他当做一个值得尊重的生命去看待。

其实,你对待孩子叛逆的方式,也定义了孩子眼中的自己。而所谓叛逆,在发展心理学来看,只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,它还有个名字叫“自我意识崛起”,“渴望独立”,是值得恭喜的事。而且,每个孩子都会有三个心理叛逆期。

第一个是婴儿叛逆期,发生在孩子两三岁,老外喜欢说“Terrible 2 ”、“Horrible 3”(可怕的两岁、恐怖的三岁)。这个阶段孩子就喜欢说“不”,他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表达意见,自然拳打脚踢,哭闹不止,撒泼打滚。家长只要温和理解并设定界限,耐心陪伴,这些暴躁、暴力就会逐渐消失。

让更多家长可能忽略的是儿童叛逆期。7岁~9岁,孩子的社交开始充分发展,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,喜欢自己做主,极力挣脱父母的控制,于是好像变得处处喜欢跟大人“唱反调”。这时,父母适当放权,让孩子自主选择,孩子会感到被尊重和肯定。

第三个才是众所周知的青春叛逆期,从12岁~18岁,孩子非常容易受同龄同伴影响,做出挑战父母权威的事,不管孩子做出多么出格的事,都是想告诉世界自己与众不同的“独立宣言”。

在《朗读者》节目中,作家麦家说,儿子从14岁开始关上家里他自己房间的门,一关就是三年,不和他做任何沟通。这个阶段家长能做的,只有调整个人心态,少一些指责,多一些体谅,孩子越是激烈,你越要耐心……

当你了解了这一切,换个角度再看叛逆,不再企图控制,叛逆可能就不算个事儿,甚至,你可以欣赏叛逆。放在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中,叛逆只是暂时的,而孩子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挣扎与痛苦,才会慢慢变成心智成熟的大人。也许,孩子的“叛逆”不会瞬间消失,但当你读懂了孩子,孩子也会变得更懂你。

看懂叛逆背后的需求

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,可以说是与孩子联结的第一步。比如,儿子爱玩电子产品,其实他是喜欢有掌控感。于是,我把他的电子游戏“下载”(搬)到了现实生活中。

据我观察,有一阵他痴迷玩的小黄人游戏,有各种机关,推、走、过机关等,我就把家里的沙发,用各种靠垫、椅子和书设置成各种机关,告诉他哪些可以升降、哪里可以钻过。果果跟我玩得特别尽兴,当他在现实中能充分享受游戏的快感和掌控感时,电子游戏相应地就没那么大诱惑了。

但要注意,我们别和孩子陷入“权力之争”,比如,他说我要玩30分钟,你非说不行,只能玩10分钟。要和孩子商量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时间。当你看见他的内心需求,并满足了他之后,孩子很容易就会配合你。

与此同时,就玩电子产品而言,大人在家中的示范也很重要。如果我们一回家就手机不离手,不停刷朋友圈,孩子也会觉得“为什么你能看我就不能看”,产生不公平感。 

所以后来,我们家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进家门后,所有人的手机都放在固定地方。陪果果玩的时候,就只专心陪伴。有紧急来电,我们也会先跟他报告,“果果,现在妈妈有重要的事情,要去接个电话。”别嫌麻烦,孩子就从这短短一句话中得到了尊重。

当然,在与孩子联结之前,先要与自己联结。当你都身心疲惫,焦躁不堪,一点就着时,根本不能平静,又怎能把平静传递给孩子?我们永远都给不了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。无论生活有多忙碌,记得经常问问自己的身体还好吗?心里还愉快吗?好好爱自己,真可以算是为人父母的第一条自我修养了。

有一次,果果为了一件小事,哭了二三十分钟不带停的。那时候,我也明白要接纳孩子的哭,但那天我真的特别疲惫,只想睡觉,他又一直闹,不断挑战我的神经,我内心的怒火一下子烧了起来。事后我反思,是我把自己忽略了,在没照顾好自己的情况下,我怎么能照顾好孩子呢?

那以后,不管我每周的工作有多忙,我都坚持健身、做瑜伽,跟自己的身体联结。我也会每天给自己一定的时间,只是发呆,做做冥想,跟自己的心说说话。

结果是,我的情绪好了,再去看他,即使他多么能闹,都成了一种笑话。有时候他哭完了,我会跟他说:“果果,你今天怎么哭啦?”他会说:“妈妈我也知道……可是我控制不了。”

那一刻,我真的很心疼他。我们大人也常有控制不了自己的时候,一个小小的孩子,一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,又有什么呢?我们苛求孩子做自己都做不到的事,又是怎样的盲目和武断?

接纳不是套路

有个学员在听了我的亲子沟通课后,就尝试去接纳孩子的感受。那天,她儿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,妈妈就按照我说的“共情”,问儿子:“啊,你今天看起来有点难过呀?”没想到她儿子听了这话后更生气了,跑到屋里就把门锁上了。

她特别焦虑地问我:“果妈,我不对吗?我这不是用了共情,说出他的感受吗?他怎么不理我了呢?”我说,别着急,你家儿子都10岁了,当你突然这么说的时候,他会首先想,妈妈怎么画风突变了?原来都不这么跟我说话的。你是敷衍了事地机械地说,还是发自肺腑真心诚意地说,孩子一秒就能分清。

果不其然。事后她儿子说:“我觉得你特别假。”妈妈一愣,说:“为什么?”孩子说:“绝对不是真心的。你以前从来都没有关心过我,这根本不像你说出来的话……你这又是从哪学来的?”

然后,妈妈如实相告,她是如何加入了果妈阅读,如何想成为一个好妈妈,想和孩子好好沟通……孩子听了将信将疑:“是吗?那我倒要看看你能坚持多久。”

那以后,妈妈带着真心,却不是“套路”,再去慢慢实践所学,果然感受到了方法、技巧和真心一脉相通的重要性。孩子不是机器人,你按个按钮就有反应,你共情一下他就马上感激……而是朝夕相处中,你所有的言行都不分裂,孩子自能感受到你的心意。

也有学员妈妈说,青春期的女儿有什么话都跟小伙伴说,身为妈妈倒像个外人,一概不知,到底如何是好?

原来,孩子已上初中,每次看到孩子一回家先看电视不写作业,她的气就不打一处来,劈头就是一番责备。孩子不是犟嘴就是装没听见。后来,这位妈妈回家先平静一会儿,看见孩子行为的时候先不说,处理好自己的情绪,然后等孩子看了一会儿电视,吃饭时再和孩子聊些开心的事。慢慢地,孩子就会觉得妈妈没那么敌对了。

有一次,妈妈还在孩子看电视时跑过去,说,“你今天看什么呢?我也看会儿。你们现在都粉谁呀?也让我认识认识。”……当你和孩子的关系好了以后,孩子愿意听你说话了,困惑就好像迎刃而解。从商量每天看多久电视到一起召开家庭会议等等,一切水到渠成。

作为父母,我们可以不完美,我们也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养育孩子,但是我们要保持一颗对生命敬畏的心,不因为看见而相信,而是因为相信而看见。

因为如果我们相信,孩子是有问题的,那之后的教育都会为纠正孩子的问题而来。但如果我们相信,孩子没问题,那之后的教育都会因尊重而来。

一号平台【1号站主管Q2347660】提供1号站平台代理,一号站娱乐注册,一号站开户,一号站登录网址的发布及一号站平台资讯,1号站总代理提供1号站平台官网注册,1号站开户,1号站登录.
1号站平台|一号站代理 » 一号站测速登_孩子叛逆,有治吗?

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

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